close

  中新網文昌4月4日電 題:海南文昌僑宅訴說華僑家族往事
  作者 王茀湘 葉能仟
  19世紀末20世紀初,不少文昌人遠渡重洋赴海外謀生。他們中的許多人經過一番艱苦奮鬥後成就事業。發跡後,這些海外游子們紛紛回鄉建宅,如符家宅、韓家宅、林家宅等等……皆是那個時代留下的產物。走進會文鎮歐村村的“雙桂第”林家宅,觸摸青苔的斑駁牆壁,聽它靜靜訴說八十年前的奢華,瞭解那一段段被塵封的往事……
  沿著鄉村水泥車道,記者驅車走進會文鎮歐村,來到了掩映在一片樹林中的林家宅前。
  林家宅是旅澳華僑林尤蕃出資修建的,融合了南洋建築和文昌本地的建築風格,由英國人設計,1929年始建,1932年建成。宅院位於歐村中央,坐北朝南,占地1008平方米。整個院落呈正方形,就像一個獨立的小城堡。
  來到林家宅兩層高的門樓前,記者看到,門樓上方有一行文字:“林明湛、林明灝、林明渭修建;辛未年孟冬。”門楣上還掛著一塊牌匾,自右向左刻有“雙桂第”三個繁體的楷體字,右上角有6個小字“歲次癸酉孟春”,左下角的落款是“朱汝珍書”。
  林家後人陳如密為記者打開了宅院的大門。陳大哥告訴記者,“雙桂第”是林家的堂號。題匾者朱汝珍是清末民初廣東著名書法家;林明湛、林明灝、林明渭分別是林明蕃的三個兒子,1991年回鄉探望親人時出資修葺了門樓。
  跨過門樓,觸摸青苔的斑駁院牆,仰望房屋上方精美的雕刻和門樓上栩栩如生的灰塑,一股歲月流逝後洗盡鉛華的歷史滄桑感撲面而來。
  林家宅的前後兩棟正屋和門樓都在一條軸線上,兩側分別建有橫屋。每一棟正屋除廳堂外另有4間住房,左右橫屋各有8間住房,整個宅院總計24間住房,均為磚瓦結構。這正是海南傳統住宅的典型佈局。
  建築之間採用了空中走廊連接起來,並建有欄桿,就成了二樓的觀景迴廊陽臺,同時也可連通唯一的二層建築——門樓。整個宅院的平面呈“日”字形,晴天可上二樓迴廊陽臺觀景,雨天也可借樓下走廊自由走動。
  門樓和迴廊都借鑒了南洋建築的款式特點,糅合了中西文化元素。走上屋頂,只見“雙桂第”前、後兩間正屋的屋頂兩側上,也有灰塑的“如意花紋”、“一支筆紋”和“同心結紋”,以及各種鮮花圖案。
  林尤蕃的後代現在大多在澳大利亞、臺灣、香港等地。陳大哥說:“他們每年都有人會回來家鄉,看一看宅院和親人。”(完)  (原標題:海南文昌僑宅訴說華僑家族往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u87wufpg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